区十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次会议文件
麻章区交通运输局评议调研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评议六组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安排,12月14日,第六评议小组在李景隆副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小组走访等方式对区交通运输局2021年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情况开展调研。现将调研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议工作情况
根据《麻章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情况进行专项工作评议的实施方案》的安排,本次调研走访了有关乡村和企业,共发出测评表41张,收回41张。其中,总体评价中对区交通运输局工作非常满意37张,比较满意2张,不满意0张,无效票2张,非常满意率90.2%。相关单位、企业对区交通运输局2021年的营商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总体上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区交通运输局班子团结,主动作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有效发挥了交通运输部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工作成效
(一)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审批效能。一是落实“双告知”工作,窗口受理人员对照登记材料清单逐一核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按符合法定形式、不符合法定形式和未提交的材料分类一次性告知办事群众,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资料发放一手清、受理审核一次清;二是结合营运机动车辆的办证和审验工作,严格做好营运审验工作。2021年以来共审验营运机动车辆1365辆次。审批新增普通货运经营许可171项,新增货运机动车辆262辆次,新增审批开业普通货运企业3家;三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道路经营许可要求和条件的监管,截止目前共注销普通货运企业6家,注销不符合条件的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69辆。
(二)落实监管责任,净化行业环境。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通过督查、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手段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事中事后监管。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督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全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管理机制。2021年以来,共检查货运企业34家次,客运企业13家次,驾培机构12家次,车站7家次,机动车维修企业7家次,危运企业6家次,横水渡3家次,发现存在问题共计290项,均已落实整改。
(三)完善联动机制,形成打击合力。今年以来,交通运输局结合货运乱象专项整治和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专项行动,联合公安交警等职能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896人次、出动车辆179车次,查处运政案件328宗。联合治超查处超限超载案件812宗,卸货19023吨,其中“百吨王”车辆24辆。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货运乱象,促进道路运输形势稳定向好,保障道路运输市场有序发展。
(四)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创建便捷交通环境。一是建设完成12.4公里省道S374线麻章沙墩铁路桥至湛徐高速岭北出入口段路面改造工程,为湛江市打造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做出麻章贡献。二是完成县道X668线改扩建项目、新湖大道、湖海路、金园路、通明渔港至雷湖快线公路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将18.49公里乡道改造工作列入区十大民生实事,深化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助力我区招商引资和乡村振兴工作。
(五)提升服务意识,全力以赴为企为民办实事。一是严格疫情防控,筑牢防疫屏障。自疫情防控以来,该局驻湛江西客站综管办党员干部职工严阵以待,24小时候命,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坚守防疫阵地,常备不懈,做到防疫常态化。二是开展暖企服务,切实解决企业难题。针对辖区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提出“警示灯亮起来、完善减速带”的诉求,交通运输局联合交警部门制定整治方案,决定在路口适当安装警示灯,4月15日完成对该路段两个路口5个警示灯的安装工作。致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为该企业员工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认识度有待提升。工作中,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放管服”、“一次办成”、“减税降负”等改革推进情况关注不够。少数工作人员还存在,“优化营商环境”与己无关的思想认识偏差,对企业、重点项目主动服务、全程服务、优质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升。
(二)全区公共交通基础建设有待提升。由于我区没有客运公司,城区公交规划和农村客运满足不了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城区发展需要,制约了城区进一步提升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湖光镇没有客运站,太平客运站档次低,基础薄弱。目前,太平至麻章的客车由于期限已停运,给群众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增加,现有的普通公交运力不足现象日益凸现,难以满足人们群众正常的交通出行需求,导致个别站场出现“黑车”现象。
(三)乡村道路养护水平有待提升。近几年来,麻章区乡村交通建设发展迅猛,所有的乡村都建设了硬底化水泥路。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乡村道路管理养护却没有跟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调查发现,一是路政执法力度不大,群众沿路堆放杂物,晒东西,随意侵占路面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部分道路路肩土没有硬底化,导致电动车、摩托车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危桥排查改建工作滞后,存在安全隐患。
(四)执法队伍建设和水平有待提升。执法队伍人员及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太平至麻章的客车停运后,太平车站周边聚集了大量网约车,造成了交通堵塞和影响交通,给群众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同时,每到周末,雷湖快线湛江教育基地周边聚集大量网约车,执法管理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意见
(一)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软环境上开新局,求突破。要全面对接上级部门下放的权限,持续优化交通政务服务,积极引导群众网上办理政务事项,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全方位为申请人提供审批咨询、指导、协调等服务,真正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积极参加省、市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治理能力水平,切实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努力打造企业群众认可、服务质量高效的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二)在进一步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上开新局,求突破。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力促解决我区农村客运班车公交改制问题,寻找市场化机制,争取社会资金融入,以满足我区人民群众公共交通出行服务需求。扩大公交覆盖面,促进客运服务均等化。要尽快解决太平至麻章班车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三)在破解道路建设、养护资金难题上开新局,求突破。区政府要加大对交通基础建设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配套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并能及时到位。要探索多渠道的融资渠道,推进交通运输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我区交通运输建设,切实解决交通建设资金缺乏的困境。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想方设法将一些项目挤进省市计划笼子,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开新局,求突破。充分发挥麻章的区位优势,以落实“一通道”建设为引领,推动湛江大道、疏港大道扩建工程、省道545线改建等项目如期竣工,加快推进朝南路建设,推进政通路东段、湛江西(货)站货场改扩建二期工程等项目动工建设,谋划推进新湖大道、南通路、湖海路、县道668线改扩建、瑞云路综合整治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麻章与周边地区的无缝对接,进一步疏通辖区路网“毛细血管”,畅通对内大循环,拉开城区发展框架,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五)在交通队伍自身建设上开新局,求突破。针对交通运输执法队伍年龄老化、专业知识不强、人员不足,参与执法活动的编外岗位合同工队伍不稳定等情况,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培训学习工作,强化红线意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规素养和执法水平。对日益膨胀的 “黑的”和“非法网约车”,要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相讨对策,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确保我区交通和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要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要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大力推行阳光执法、文明执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纪律严、作风硬、善于打硬仗、群众满意的行政执法队伍。